人文与艺术学院举办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4-27来源:湘潭理工学院浏览量:170

4月22日,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在二教报告厅举办了四月教师读书分享会,活动旨在促进教职工跨学科交流,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教学理念革新。

分享会上,参与读书分享的四位教师依次上台讲述读书心得,并分别围绕《积极情绪的力量》和《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两本书籍展开了深入探讨。  

人文与艺术学院专任教师陈昶达老师从《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强调了积极情绪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教师应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高校应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促进全面发展。”最后,他特别提到,“爱”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心中充满爱,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中文系杨惠英老师从文学角度解读了积极情绪的价值。她以李白、史铁生和冰心的作品为例,说明文学阅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学生仿写汪曾祺《人间草木》的作业的案例,她印证了“积极情绪能激发创作内驱力”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的双赢。

传媒系郝琦老师分享了阅读《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的心得。她结合书中“创新的三大特性——渐进性、偶然性与协作性”,探讨了新闻传播技术的演进与教育变革。通过“便利贴发明”、“Facebook早期发展”等案例。她认为,创新需要跨学科协作与试错精神。此外,她还介绍了自己在传媒系项目制课程的设计思路案例,如模拟广告公司分工、引入AI工具辅助教学等,并指出:“技术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育者应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平衡。”

张泽政老师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积极情绪的力量》。他引用统计数据,阐述了情绪对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作用。最后,他为现场师生推荐了“番茄工作法”等应对压力的实用方法。

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升华。通过分享与交流,教师们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稿|赵倩

摄影|程益佳

指导老师|唐宁志、刘奕莎、马祎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