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艺术学院简介

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前身为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人文系(2001年创立),学院紧跟时代,深度参与湖南省新文科建设,形成“人文+技术”复合培养模式;坚持以学校“CFAP”为基本方略,从品格塑造、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行动能力四个方面,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院构建“文化传承+数字创新+法治服务”特色学科群,涵盖文学、法学及艺术学三个学科门类,共计8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秘书学、法学、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有四个实验室,分别为普通话测试站、快笔小新传媒工作室、模拟法庭及画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1人,硕士、博士占比100%;学院现有在读学生4100余人,2024年招生1100余人。

学院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来,学院成功立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学院教师发表了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5篇刊于核心刊物,1篇刊于国际英文学术期刊。

另外发表文学艺术作品几十篇,其中张建安教授出版诗集《江南物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24年出版),有关学者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文学艺术创作蔚然成风。2022级学生梁典逸的作品《少年与风筝》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儿童文学》,在2024年度湖南文学“儿童文学”排行榜中排行第二,并获得湖南省作家协会奖励。2024年,梁典逸被批准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现为湖南省最年轻的省级作协会员。此外,还有多名学生加入湘潭市作家协会。

通过以赛促学的创新实践,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5项;在“中装杯”全国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大批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意设计大赛、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演讲竞赛、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省级奖项。近三年来,人文与艺术学院毕业生中共有100多人成功考上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被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江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成功与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新媒体集团湘潭站、长沙广播电视台、星辰在线、长沙晚报、怀化日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湘潭市人民检察院、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湘潭市雨湖区司法局先锋司法所、湘潭县人民检察院、湘乡市人民法院、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康泰律师事务所、湖南力攻律师事务所、湖南湘晋律师事务所、湖南湘剑律师事务所、湖南众擎律师事务所、湘潭县天易法律服务所、湘潭谷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东森映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一勺映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络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通过构建“政媒法企”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学院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育人网络。未来将持续深化“项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创新机制,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