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心田,智慧共分享 —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1-03来源:湘潭理工学院浏览量:427

人文与艺术学院通讯社12月25日讯(通讯员 赵倩 郭思宇)12月25日上午10点10分,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师读书分享会在3教519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为学院教职工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阅读感悟的平台,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黄洪珍教授、副院长王会敏、龙超男以及7位教职工参与了本次分享会,众多青年教师到场聆听并学习。活动围绕多部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书籍展开,包括《积极情绪的力量》《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阅读的方法》《高校PDCA工作术》《美国创新简史》等。

以书为友,启发教育新思维。

 

(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会敏老师)

 副院长王会敏从作者简介、书籍概括、金句与个人感悟四个方面,深入解读了《阅读的方法》。她通过丰富的事例阐释了对书中核心内容的理解,并强调行动本身是一种阅读方法,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多实践,不断拓宽视野和思维边界。

 在交流《积极情绪的力量》的环节,中文系主任刘学良、艺术系主任刘自政、传媒系主任唐宁志以及中文系教师孔丽苏分别发表了精彩见解。在分享中,刘自政老师和孔丽苏老师主要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书中提出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3:1比例”进行深入探讨。刘学良老师从“找到生命意义”章节切入,结合教师职业特点,指出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成长中汲取正能量,并将积极影响传递给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唐宁志老师则聚焦积极情绪对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分享了具体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

 

(中文系主任刘学良老师)

 

(艺术系主任刘自政老师)

 

(传媒系主任唐宁志老师)

创新引领,推动教育现代化。

 

(法学系副主任马洋洋老师)

 教务办主任彭洁、法学系副主任马洋洋以及艺术系殷乐老师则聚焦《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创新的理解与实践。马洋洋老师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探索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彭洁老师强调创新是渐进的过程,呼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教育新变化;殷乐老师从艺术教育出发,指出艺术教学应超越技术训练,重在思想与能力的培养。

 

(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黄洪珍教授)

 院长黄洪珍教授从理论高度对《创新的起源》作出深刻剖析,指出创新既需要积累,又具有“必然中的偶然性”。他鼓励教师敢于突破自我认知,敢于“试错”,探索无人区,用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突破限制,迈向更高目标。

 

(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龙超男老师)

副院长龙超男结合自身职场经历及《高效PDCA工作术》《美国创新简史》等书籍,以“一只敢跳出50厘米的跳蚤”为例,激励教师勇于突破自身限制,尝试新事物。她强调,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应设定远大的目标,并通过持续努力不断突破自我,同时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学习新技能,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黄洪珍教授)

活动最后,黄洪珍院长对分享会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鼓励大家将读书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工作的动力,同时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满足精神需求,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思想的交汇。通过深刻的读书心得交流,教师们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启发了教育新思路,也进一步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协作。未来,人文与艺术学院将继续搭建更多此类平台,助力教师成长与学院发展。

 

撰稿:赵倩、郭思宇

摄影:王侣 彭依伊

排版:陈瑶

指导老师:唐宁志、史隽松、马祎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