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发展路径,拓展学生实践与就业渠道,近日,湘潭理工学院文学与创意学院调研团队先后赴湖南日报社、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调研,围绕主流媒体与新兴内容企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深入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与资源对接,学院加快构建“校媒协同+实产协同”的双轨育人机制,持续为传媒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接主流党媒 打造实践共同体
7月10日,调研组走进湖南日报社开展专题调研。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在推进媒体融合、平台矩阵建设与内容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已形成“一报两端一网多号”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座谈会上,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张斌详细介绍了该传播体系的运行逻辑与融合成果。市州新闻中心、时政频道、湘视频道等业务板块负责人围绕人才需求、平台运营、项目共建等展开交流,并分享了“反诈宣传视频”“马路122”短视频专栏等校媒协作典型案例,鼓励学生以“主创者”身份深度参与内容策划与生产。
湖南日报方面表示,当前传媒行业亟需“能写、会拍、懂剪、善策”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期待与学院在实训平台、课程共建、项目孵化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合作。调研组还参观了湖南日报社报史馆,深刻感悟党报在历史节点中的舆论引导与文化担当,为学院的思政育人与新闻伦理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
(调研团队参观湖南日报社报史馆)
深入红网集团 拓展育人空间
7月8日,调研团队走进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开展交流活动。作为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和全省三级融媒体传播主平台,红网在党媒数字化转型和全媒体传播方面持续发力。集团副总经理张泉森、集团经委、湖南红网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并与学院围绕“校企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调研中,杨勇介绍了“红网+学习强国”双平台、“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传播矩阵及“云产品+品牌栏目”发展路径,全面展现党媒在新时代的创新布局。调研组参观融媒体指挥中心,了解内容运营流程与平台资源结构。
红网方面表示,传媒教育应打破课堂边界,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议高校以项目驱动和任务导向为抓手,推动学生“在做中学、于练中强”。双方就共建实习机制、联合课题研究、新媒体技能实训等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调研团队在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融媒体指挥中心合影。左起:刘自政、陈自力、陈彦、杨勇、张泉森、唐宁志、刘奕莎、钱毅兰、金颖、刘懋丰、雷鹏飞)
探访内容前沿 感知产业脉动
7月9日,调研组走进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走访长沙马克森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创壹科技公司,围绕直播电商、短剧IP孵化与AI影像生成等热门赛道深入调研。
在马克森特,公司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企业直播间、内容制作中心,介绍其在品牌合作、私域流量、电商直播等方面的系统实践。双方就“直播实训工作坊”共建、定向实习岗位开发、新媒体课程协同等达成初步共识。
在创壹科技,公司展示了“一站式AI短剧生成平台”One Story的全流程应用,结合热门案例如《柒两人生》《慧慧周》及多个Z世代新媒体账号,展现AI技术在内容生成与流量运营中的前沿应用。企业表示将面向高校开放新媒体、视觉、剪辑等岗位实习,并有意共建“AI+传媒”课程模块。
构建“平台+项目+课程”育人生态
此次连续调研走访,是湘潭理工学院文学与创意学院加强校媒、校企协同的重要实践。调研团队系统了解传媒与数字内容产业的最新趋势、技术迭代与用人需求,为学院传媒类专业在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就业引导等方面提供了方向指引与资源支撑。
学院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统筹湖南日报、红网集团与马栏山核心企业优势资源,打造“项目+平台+课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境课堂+行业共建+创意孵化”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技术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服务湖南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队在湖南日报社报史馆合影。左起:钱毅兰、李东锦、刘懋丰、张斌、唐宁志、刘奕莎、金颖)
摄影:李东锦
撰稿:李东锦、刘懋丰、金颖
日期: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