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理工学院传媒系2025级新生迎新会顺利召开 多维赋能新生开启传媒逐梦之路
发布时间:2025-10-20来源:湘潭理工学院浏览量:8

10月14日晚,湘潭理工学院传媒系2025级新生迎新会在三教报告厅成功举办。文学与创意学院副院长龙超男、传媒系主任唐宁志、程刚教授、网络与新媒体和广告学专业负责人钱毅兰、刘奕莎出席会议,与2025级传媒系全体新生齐聚一堂,围绕“专业教育筑基、行业趋势领航、职业规划赋能”为核心,共同开启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传媒启蒙课”。

 

会上,龙院长率先围绕“大一为何需聚焦专业教育”展开分享,结合学校“全方位培养、个性化发展”(CFAP)理念,她指出大一通识教育是发掘潜力的“试金石”,专业教育是指引方向的“明灯”,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大一补短、大二扬长”的成长路径:大一可通过参与行业讲座、利用实验室资源、课余写作练习等弥补认知、技能短板;大二则需将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如文案突出者积极参与校园媒体创作与实习、视频爱好者加入专业工作室等等。同时,她介绍学校9大单项奖(如奋斗者奖、挑战奖、发现者奖等),鼓励新生以奖项为激励,在扬长补短中实现专业成长。

 

随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负责人钱毅兰老师与刘奕莎老师分别结合各自专业的特色,详细解读了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以及各年级的学习重点与实践要求,帮助新生清晰地掌握了四年学习的脉络和发展方向。两位老师的讲解使新生对未来的学术规划和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接着,传媒系主任唐宁志结合系部的师资力量与学长学姐的成长故事,鼓励新生打破“学历标签”所带来的焦虑,勇于发现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他特别强调,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主动参与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在实践中锤炼自身能力,充实个人履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本次迎新会的“行业干货环节”,程刚教授以“传媒行业变革与青年成长”为主题,从“回顾、审视、展望”三大维度深度解析了行业发展。他指出,传媒行业已经从“精英话语权”的大众传播时代,逐步进入了“人人有麦克风”的社交媒体时代。尽管AI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已深刻地重塑了信息传播的生态格局。

 

谈及行业发展的核心挑战,程刚教授重点分析了在“信息爆炸”背景下的两大痛点:一是“信息垃圾”泛滥,优质内容的筛选变得更加困难;二是“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算法推送与个人偏好相叠加,容易导致新生陷入狭窄的信息圈,从而错失多元的视角和观点。同时,程教授为新生厘清了“AI与人类创作者”的边界:尽管AI具备高效学习和低失误率的优势,可以替代翻译、基础文案撰写等重复性工作,但AI始终受限于“规则框架”,存在“无情感、缺乏创新、无法试错”三大局限,因此,无法替代人类在深度创作和探索中的独特能力。

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焦虑,程刚教授给出了务实的建议:大一阶段不必急于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他提到,要多读书提升母语能力,多接触社会了解行业,通过实习、调研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传媒行业的运作场景,帮助自己更清晰地定位优势。同时,他还强调,新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每天预留15分钟独处的思考时间,避免在信息洪流中迷失,保持独立的判断能力。最后,程教授总结道,“行业风口会变,但核心能力永恒。”他鼓励新生要专注于当下,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开放的视野应对未来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本次迎新会不仅让2025级传媒系新生全面了解了专业概况与行业趋势,还帮助他们清晰地规划了个人成长路径与努力方向,为他们开启充实、有目标的大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场迎新会不仅是对未来的指引,更为新生们注入了信心与动力,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成长,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撰稿:张清秋 阳紫薇 郭思宇

拍摄:范美婷 彭依伊

指导老师:成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