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肖仁福与师生畅谈文学与人生
发布时间:2025-11-07来源:湘潭理工学院浏览量:155

11月4日下午,当代著名作家、历史文化学者肖仁福受邀来校讲座,以“伟大来自想象和浪漫主义”为题,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文学与创意学院院长张建安教授参加讲座并致辞。

 

图: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前,张建安院长致欢迎辞,并以文学评论家的视角对肖仁福的作品进行了分析介绍。他指出,肖仁福是一位备受读者喜爱和学界推崇的作家,以其幽默流畅的语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闻名。他早年创作的民族乡土小说曾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其后结合实际经历创作了《官运》《心腹》《仕途》《位置》《阳光之下》等政治伦理叙事作品,因精准剖析官场生态,被读者评价为“中国机关小说第一人”;近期,在历史题材写作领域,肖仁福的创作成绩斐然,其《霍光传》《苏东坡传》等作品深入人心,特别是百万字巨著《李鸿章》比较客观地还原了晚清政治生态。他要求在场师生要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参加互动交流。

 

图:院长致辞

讲座伊始,肖仁福结合自己数十年创作历程,特别是放弃“看得见”的权势,投身“看不见”的文学创作的人生转变,分享了如何做一名“浪漫主义者”。讲座中,肖仁福系统解析了“浪漫主义”的五重内涵:第一,浪漫主义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才能创造,而非循规蹈矩。第二,浪漫主义是“敢做梦”。要有突破现实边界的大胆想象与浪漫哲思,保有对精神性想象的追求。第三,浪漫主义是“敢骄傲”。以孔子、谢灵运、李白等古今名人为例,自信与骄傲是精彩人生的底色,对成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浪漫主义是“切莫怕”。生命在于感受美好与遗憾的交织,应破除“天妒英才”“红颜薄命”的认知;学习苏东坡的“不怕”精神,在困境与日常生活中保有一份从容与豁达。第五,浪漫主义的真谛在于“乐”,要有对精神愉悦和生活意趣的追求。

在互动交流环节,肖仁福就“大学生如何在现实压力下保持浪漫主义情怀”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认真、生动的解答。他建议,大学生应平衡理想与现实,通过读书、思考与宽恕去参与现实生活,涵养身心,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和谐。他强调,真正的浪漫源于内心的丰盈,而非与寻找与现实对立,保持轻松开心的心态,领会和享受浪漫的滋味与人生。

 

图:学生提问

讲座内涵丰富,肖老师视角新颖、见解独到、语言生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营养。整个讲座反响热烈,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撰稿:王可 李潘

拍摄:彭月怡 张嘉欣 张雨菡

指导老师:成心怡 刘学良